发表时间: 2019-02-24 21:11:17
作者: 广东顺发起重设备有限公司
浏览: 2471
一、概述
本说明适用于LD型电动单梁起重机的安装、使用和维护,供安装、维修人员使用。
1.主要用途
LD型电动单梁起重机(以下简称起重机)是按JB/T1306-1994标准设计的与CD1/MD1等型式的电动葫芦配套使用的空间运输工具,主要作用是以间歇、周期的工作方式,通过起重吊钩或其它取物装置及时、迅速地完成物体的位移,是现代工业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、自动化。减轻繁重体力劳动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。
2.适用范围
LD型起重机适用于在工作级别A3~A5,工作环境温度-25℃~+40℃,相对湿度≤85%的无易燃、易爆危险及腐蚀性介质环境条件下工作。
禁止吊运融化金属、有毒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。
3.环境条件
(1)起重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,额定频率为50Hz,额定电压为380V(如电源电压、频率与此规定不同时,应在订货时注明使用地的电源电压和频率),电动机和电器控制设备上允许电压波动的上限位额定电压的+10%,下限(尖峰电流时)为额定电压的-15%。起重机内部电压损失为5%。
(2)吊运物品对起重机吊钩部位的辐射热温度不超过300℃。
(3)环境温度不超过+40℃,在24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+35℃。
4.噪声
起重机在非密闭性厂房内,无其它噪声干扰和起升高度不小于5m的情况下,在地面上测量,其整机噪声不大于85dB(A)。
二、起重机的结构和性能参数
起重机的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桥架、电动葫芦和电气系统(见图2及随机图)
桥架用来支承和纵向移动载荷,有金属结构和运行机构组成。金属结构包括主梁、端梁及主、端梁连接三部分。运行机构由驱动装置、传动装置、制动装置和车轮组四部分组成。电动葫芦承担升降和横向移动载荷。电气系统由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组成。
1.桥架
主梁由冷弯压制的U型槽钢与工字钢组焊成实腹梁或用钢板组焊成箱形梁。端梁为U型槽钢组焊成箱形结构,主、端梁之间采用螺栓加抗剪凸缘连接结构或座式结构,安装方便,便于运输储存。
2.运行机构
运行机构采用分别驱动形式(见图1),驱动、制动靠锥形转子电动机来完成,其优点是能减轻因车轮歪斜跑偏造成的啃道磨损,不易出现车轮爬轨掉道故障。
运行速度(m/min):地面操作一般为20、30;司机室操作为30、45、60。起重机设计有单速和双速及变频调速等型式,一般情况下按单速制造,用户如需其它调速方式时,应在订货合同中予以注明。
3.起升机构
起重机安装电动葫芦组成起升机构,可起升吊运重物,并可沿主梁横向移动。
4.电气系统
电动葫芦的起升运行电动机采用起动力矩较大的锥形转子电动机,以适应起重机断续工作中频繁的直接启动。起升电动机有两种型式,ZD型为单速电机,ZDS型为双速电机,其常速和慢速之比为10:1。
起重机的操纵通过按动按钮开关(手电门),使接触器的触点接通或切断电动机的电源。其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电气元件少,线路简单,使用维护方便。
5.操纵形式
(1)地面操纵:操作人员于地面控制手电门按钮,控制起重机进行吊载作业。起重机运行速度≤30m/min。
(2)司机室操纵:操作人员于司机室内控制按钮或控制器,控制起重机进行吊载作业。起重机运行速度≥30m/min。司机室按开门方向分为侧开门司机室(适用于单跨车间)和端开门司机室(适用于双夸车间)。司机室还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形式,供用户根据需要进行选择。
(3)遥控操作:操作人员手持遥控器控制起重机进行吊载作业。
三、起重机的基本形式
1.型式
(1)电动葫芦小车在主梁下翼缘运行,电动葫芦布置在主梁下方的起重机,其产品代号为LD;
(2)电动葫芦安装在角形小车上的起重机,其产品代号为LDP;
(3)电动葫芦小车在主梁下翼缘运行,电动葫芦布置在主梁侧面的起重机,其产品代号为LDC。
2型号表示方法
3.标记示例
a.额定起重量5t,跨度16.5m,工作级别A5,地面操纵的LD型起重机,标记为:LD5-16.5 A5 D
b.额定起重量5t,跨度22.5m工作级别A5,司机室操纵的LDP型起重机,标记为:LDP5-22.5 A5 S
c.额定起重量3t,跨度13.5m,工作级别A5,地面操纵的LD(LDC)型起重机,标记为:LDC 3-13.5 A5 D
4.起重机基本参数
(1)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:1-20t;
(2)起重机的跨度:4-31.5m;
(3)起重机的起升高度:6-30m;
(4)起重机各机构工作速度见表1。
表1 起重机各机构工作速度
机构类别 | 操纵形式 | |
司机室操纵 | 地面操纵 | |
起重机运行机构 | 30、45、60 | 20、30 |
小车运行机构 | 20、30 | 20、30 |
起升机构 | 参见葫芦说明书 | 参见葫芦说明书 |
5.技术参数
外形结构图见图2
四、起重机的安全及防护装置
为了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行,在设计制造时已为起重机配置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,且灵敏可靠,为用户的安全使用,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1.安全制动装置
锥形制动器:锥形制动器是与锥形电动机融为一体的机构,其制动原理为(见图3):当电动机接通电源时,电动机定子与转子之间产生电磁力F,由于定转子为圆锥形表面,所以F力相对于圆锥面可分解为径向分力和轴向分力;庄子与定子之间气隙均匀且磁力对称,径向分力相互抵消。
从图4可以看出,在轴向力的作用下,电动机11、轴端螺钉7、螺母6及风扇制动轮5一起向右移动,同时压缩弹簧1,此时制动摩擦环9与后端盖10的摩擦面脱离。当电动机断开电源时,磁力消失,轴向力也消失,弹簧1伸张,使电动机轴11向左移动,同时制动摩擦环9与后端盖10的摩擦面紧密接触,达到制动的目的。
制动器调整时,先将轴端螺钉7拆下,再旋转锁紧螺母6,调整后要试车观察电动机轴的窜动量,一般窜动量在1.5mm为宜。当反复调整,载荷下滑距离仍达不到要求时,应检查制动摩擦环是否已达到报废标准。当制动摩擦环磨损达原厚度的50%或磨损量超过了电机轴允许的***调整量时,即应更换锥形制动环9。
起重机运行机构的制动器及电动葫芦运行小车,一般也都采用锥形制动电动机,其制动原理、使用调整均与载荷制动器相同。
2.轨道端部止档及缓冲器
轨道端部止档是为防止起重机从轨道两端出轨而设置的安全装置。轨道端部止档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可靠,能有效防止起重机的脱轨。
电动葫芦运行的工字钢轨道的两端也设有端部止档(见图5),其位置、高度与电动葫芦的运行小车相适应。小车端部止档上装设有橡胶材料的缓冲器。
大车端梁的两端装设有聚氨酯或橡胶缓冲器(见图6、图7),且端梁上设有行程开关(见图8),保证大车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与车档相接触而停止运行。
3.限位器
上升限位器是保证当吊具起升到上极限位置时,能自动切断起升电源,立即停止起升动作,然后只能向相反的方向运转。上升限位器对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关系重大,它若失灵将会导致严重事故,所以月检、年检以及日常检查都必须认真检查该机构。检查时,以空载状态起升吊具至上极限位置,电动葫芦能自动停止起升动作即为良好状态。平时使用时***不能用上升位置限制器作为停车开关使用。
4.安全
(1)司机室操纵的起重机,进入司机室的门和司机室到桥架上的门设有电气联锁保护装置,当其中任何一个门打开时,开关触头也打开,起重机断电停车。
(2)司机室设有电铃或警报器。
(3)当采用联动控制台时,零档位明显且备有零位自锁,其手柄的操纵方向与起重机和小车的运行方向一致。
5.运行极限限制器
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是由行程开关与安全尺组成(见图8),行程限位开关安装在起重机上(大车行程开关安装在端梁上),安全尺则安装在承轨梁(主梁)或墙壁上且不妨碍起重机运行。当起重机运行到离轨道端部止档一定距离时,如果因某种原因没有断电制动,则安全尺碰上行程开关的触头,起重机会自行断电制动。
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是保证起重机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,不得自行拆除,必须保持其动作灵敏可靠。
表2 安全尺尺寸表
操纵形式 | 地面操纵 | 司机室操纵 | |||||||
V运行(m/min) | 20 | 30 | 45 | 60 | 75 | ||||
W(mm) | 2000 | 2500 | 3000 | 2000 | 2500 | 3000 | 2000 | 2500 | 3000 |
B(mm) | 2500 | 3000 | 3500 | 2500 | 3000 | 3500 | 2500 | 3000 | 3500 |
L1 | 350 | 350 | 350 | 500 | 500 | 500 | 1200 | 1200 | 1200 |
L2 | 900 | 900 | 900 | 1050 | 1050 | 1050 | 1750 | 1750 | 1750 |
6.电动机安全保护
起重机的起升、运行电动机是采用带有法兰盘的鼠笼式全封闭电动机,大车运行电动机多数也采用鼠笼式电动机,在运行速度大于45m/min时,选用绕线式电动机。通过按动按钮开关,使接触器的触点接通或切断电动机的电源。其主回路与控制回路电气元件少,线路简单,使用和维护也简单方便。操纵按钮开关具有机械联锁保护,保证按动起升时,不能按动下降开关,而控制回路的接线也有电气联锁,即保证不能同时接通上升和下降。由于有这样的联锁保护措施,电动机只能接通一个方向的旋转,从而是安全的。
7.失压保护
起重机所使用的电动机均不能在电源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值的90%以下使用。因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,当电压稍有下降,则转矩就降低很多。如果负载不变,电动机即是在超负荷情况下运转,时间一长有可能烧坏电动机。因此电动机电源的接通与切断都要通过接触器来实现。接触器具有失压保护的作用,当遇有停电或电压过低时,接触器铁芯磁力过小,接触器合不上(或吊闸),从而达到自动停车。点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时,电动机不能自行启动,仍需按动按钮开关使接触器触点闭合才能启动电机。接触器的失压保护作用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。
8.错相保护
为了避免电动葫芦因维修后重新接线时错相相接,发生意外和事故,而增加了综合保护器,提示重新改变相序。
9.紧急断电保护(紧急开关)
起重机紧急断电保护,是利用装设在司机室内操作位置方便的紧急开关来实现的。其作用主要是在事故发生或紧急情况下用来切断连锁保护电路,因此不允许用紧急开关代替正常操作和断电开关使用。
10.过电流保护和零位保护
过流保护中包括短路和过载保护,主要采用自动开关盒电磁式过电继电器动作等保护形式。
零位保护是指空操起重机各控制手柄不在零位时,个电动机均不能开始工作。
五、电气安全规则
1.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
(1)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在安装、维护、调整和使用过程中,应按设计图纸进行,以保证电器设备和各种安全装置动作灵敏可靠。
(2)主回路与控制回路的电源电压如不大于500V时,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不大于0.8MΩ,潮湿环境中不得小于0.4MΩ。测量时,用500V的兆欧表在常温下进行,回路之间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。
(3)制动电磁铁应在安装使用前检验绝缘电阻,其阻值要求与电动机定子线圈电阻值相同。如低于规定要求,须干燥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(4)控制器各触头会因经常开闭产生强烈的火花烧灼,致使转动不灵或接触不良,应经常进行检查,发现上述情况及时修复。
(5)电阻器表面应保持清洁、易于散热,在使用中温升不宜超过300℃。各电阻片需保持平直并有一定间距,如发现相互接触必须及时调整。
2.电器线路安全要求
(1)设计、安装和更换起重机电线电缆,应根据起重机的环境工作温度、接电持续率等因素,合理选择载流量。
(2)起重机的主滑线应有专用馈电线供电。主滑线应在非导电接触面涂刷红色油漆,并在适当位置装设安全标志或指示灯。
(3)起重机的大车供电,有电缆、安全滑触线、裸滑线等多种方式。在采用裸滑线供电方式时,滑线应平直、光滑且无腐蚀。集电器应有足够的压力,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。
(4)设在起重机司机室一侧的裸漏滑线,应装设屏护装置,防止上、下车时发生意外事故。
(5)起重机采用裸滑线时,应与地面或其它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,如对地面不小于3.5m,对汽车通道不小于6m,对一般管道不小于1m,对氧气管道不小于1.5m,对煤气、乙炔气管不小于3m。
(6)室外起重机一律采用穿线管配线,室内须采用保护式配线或穿管配线。
(7)起重机桥架照明接在动力开关前,当动力部分断电时,仍能保持正常供电。
(8)检修起重机使用的照明电压为安全电压。
(9)起重机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、管槽、电缆金属外皮等必须连接成连续的导体,根据电网供电方式采取可靠的接地或接零。通过车轮和轨道接地(零)的起重机轨道两端,应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。轨道以及起重机上任何一点的接地电阻均不得大于4Ω。
六、起重机的安装与调试
1.安装准备及注意事项
起重机到用户现场后,应按照随机装箱单清点核实零部件数量是否相符、有无缺损,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。
起重机卸车搬运时,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起重机受到扭、弯、撞击等事故,起吊时应通过吊装孔进行吊装(见图9),棱角处应垫以衬垫物。存放时应安置平稳,并用枕木放平垫实。对因搬运不当和存放不好造成的缺陷和超过规定误差的部分,应按技术要求进行调整修复。对金属结构部分的缺陷,必须在地面进行校正,否则不得进行架设。
2.安装时的安全要求
起重机在安装前,应先做好安装方案、安全措施、现场调查、技术要求和起升设备等各项安全工作,同时还要遵守以下各项安全技术要求:
(1)安装前,指挥人员应向参加安装的所有成员详细介绍起升方法、起升步骤、指挥信号、注意事项以及各成员应负的责任。
(2)指挥人员应手持指挥旗(红色或红、绿两色),站在各参加安装人员都能看到和听到指挥命令的明显位置。
(3)起重机安装架设区,如无充足的照明设备,则禁止在夜间进行安装工作。
(4)禁止任何人员随起重机一同起升,也不得沿钢丝绳或滑车下降。
(5)不得在悬空中修理起升设备和起升工具。
(6)在安装区,要确保带点裸线不得与架设人员接触。
(7)起重机在安装起升过程中,严禁在起重机下逗留或通过,与安装无关的人员不准进入安装区。
(8)为了检查安装工作是否安全正常,应先将起重机吊离地面100~200mm,停留一段时间,认真检查所有起升设备和工具,有无不正确的地方,捆绑是否牢固,起重机重心是否合适等。只有确认各部分没有问题后,才允许正式起升进行安装工作。
3.桥架组装
起重机主、端梁之间虽采用可拆分的螺栓连接,但安装架设时仍采用整体安装。
(1)主、端梁连接按图10所示,将主梁放在两根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垫架上,垫架应位于主梁两端的变截面处的筋板下面,调整好水平。
(2)然后将主、端梁组装的连接面清洗干净,吊起端梁,以连接板止口为基准,按连接孔数量(连接孔数量因起重机的起重量和跨度不同而有所变化),用随机所带的螺栓连接起来。紧固螺栓时,应上下、左右对称依次紧固。
(3)起重机电动葫芦,在出厂前已经组装完成并经过试运行,经检测和必要的调整,即可在地面预先安装在主梁跨中,并用卡兰或用绳索捆绑固定,防止吊起时电动葫芦横向滑移造成事故。
4.桥架组装完成后的质量要求
(1)起重机跨度S的极限偏差ΔS应符合以下要求:
当S≤10m时 ΔS=±2mm
当S>10m时 ΔS=±[2+0.1(S-10)]mm经圆整后列于表3。
表3 跨度极限偏差S
S(m) |
This document was truncated here because it was created in the Evaluation Mode.